首页 > 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二作文

让座为话题的作文800子

admin 高二作文 2020-04-23 00:19:18 让座老人

让座为话题的作文800子(一)

高二试验班专用 高二上期第30期 2014、12、6 编 审 邱 军

作文评析: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训练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一年半来,在綦江公交车上,给一位80多岁的老人让过座位的人,都会收到老人回赠的一个红包。红包里除了2元崭新的纸币,还有一张卡片,上面印有感谢的话语:“你高风格让座和帮助,感谢您!綦江代正兴。”本月1日,一名让座者在网上发帖公开了此事,贴出了老人送出的红包和卡片,引起了人们的热议。(9月5日《重庆晨报》)

日前,在郑州发生的两件与公交车上“让座“相关的事情,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其中,3月13日,在郑州某公交车上,一年轻女孩因未给一名60岁左右老人让座,被其拽住头发暴打,后被其他乘客分开。3月15日至19日,一群老年人则走上郑州街头,举牌发出“给年轻人让座”的倡议。(3月21日 中新网)

针对上述报道的现象,请你发表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

此两则材料现实意义强,均涉及公交车为老人让座,实为三则材料,侧重其影响,均为道德考量,联系社会现实评论。

第一则材料中老人为让座年轻人送红包表感谢,一方面体现其知恩感恩,表现出热心肠,另一方面也引人深思,反衬现实社会传统道德的缺失。

第二则材料中老人暴打女孩,实属为老不尊,戾气横行。而郑州老人走上街头,提倡为年轻人让座,一样颇具讽刺性,反映出现实中为老人让座之稀罕,更能激起对当前金钱观价值观的考量。

该不该为老人让座,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一个和谐的社会,公民道德水平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尊老爱幼永远是值得大力弘扬的传统美德。而这种以暴力裹挟强制性的让座恰是社会戾气的表现,极不文明。

进一步探究,此举的社会根源在哪里?社会道德的滑坡(小悦悦惨死,南京彭宇案,倒地老人扶不扶,旅游区刻字留念,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网络人肉搜索,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不法奸商制售地沟油等),为其根本。文章要能由表及里,透过现象反映实质。

【佳作展台】

公交车上的道德

高二(10班 高升

近日,因公交车上的让座问题而引发的纠纷时常见诸报端,引起了社会舆论的轩然大波。人们不由得发出疑问:公交车上的道德究竟怎么了?

在郑州某公交车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一年轻女孩因未给一名60岁的老人让座而被其拽住头发暴打。此事一经报道,便引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议:到底是谁做的不对呢?女孩没有给老人让座固然不

对,可老人也不应该对女孩拳打脚踢。由此可见,此事虽小,却是一滴水里见世界。折射出潜藏在人们心中的一场道德危机。

众人皆知,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弟子规》、《论语》中更是有许多强调道德的至理名言。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心中的道德却是日渐式微。究其原因,正是现代社会的功利教育给人们的传统道德观与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就像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则公益广告一样,以为老大爷颤颤巍巍地登上了一辆公交车,满座年轻人却无一人愿为老大爷让座,每个人心中都打着自己的算盘,凭什么让自己让座,自己不让总会有别人让的„„于是老大爷只能摇摇晃晃地站在公交车内。让人们不禁感叹,让一下座为什么如此困难?孰不知古语有云,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下座,虽然给自己一份劳累,可是却能换来别人的一份舒适与感激的话语。人生在世,总要学会为别人,而为他人付出的前提便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诗人雪莱曾说过,当道德渐渐死去,人心不过是活着的墓穴。总有一份力量让我们的目光变得柔软,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温暖,这一份力量叫做道德。雷锋同志一生的所作所为便是对道德的最好诠释,他并未很伟大的事,但却做了很多不平凡的小事,让世人知道了风险的真正含义。道德并不一定要惊天动地,涓涓溪流亦是一种力量,道德可以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体现出来,譬如为老弱病残让座,事情虽小,却能折射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亦能温暖一个世界。

今天你“让”了吗?

礼仪之邦?鄙夷之邦?

高二(10班 潘浩鹏

说道中国文化,人选一个凡受过期教化的人来说,回答绝对是如出一辙:“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泱泱大国”„„充满自信的回答中也洋溢着自豪,的确,在古代,中国绝对是个礼仪之邦,对外自命天朝,可见其享誉。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是这样做的吗?在外人眼里,我们的形象还值多少分呢?祖国会以我们这样的花朵为骄傲么?

“礼仪之邦”秒变“鄙夷之邦”,令人大跌眼镜。公交车上,因为让座一由导致口角,最终引发公车打架事件。六十多岁的老人与年轻女孩扭打在一起,这是一个老人该有的风范吗?年轻女孩出口脏言,这是一个现代人该有的节操吗?看完这些,顿时让人感到汗颜,自己曾引以为傲的”礼仪之邦“去哪了?我们可亲可敬的老人和文明有礼的国人去哪了?

这哪还是个礼仪之邦啊,无非就是吃着“名誉簿”的鄙夷之邦。在外国,可以见到用中文写下的“不要践踏草坪”,“不要随地吐痰”等标语,你还能高傲的起来吗?

找回礼仪之邦的风范,扶起眼镜。古有孔融让梨,黄香温席,今有众多“XX哥”、“最美XX”。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称谓也随处可闻,随处可见。难道他们就是伟人吗?不是。他们不也做出了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事情吗?我们也可以跻身这样的行列,以高尚的道德品质为荣,抬起头,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国人以礼仪之邦自称,自然是心中充溢着热血。可当类似于青丝白发扭打在一起,摔倒老人无人扶的事情发生时,我们也不能只是感到无奈,要直视病根,采取相应措施。纵然别人没有做好,自己也要做好,去感染周围的人,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在于此了。否则当礼仪之邦秒变鄙夷之邦是,我们也不会有多大的感觉落差。

任何人都向往五柳先生眼前的桃花源,唐朝盛世的路不拾遗,究其原因在于道德素质高,转看现在,官员醉驾爆粗口,土豪违规肆无忌惮的现象层出不穷。地位、文化再高,没有品行的人充其量也只是个“假绅士”。

接受挑战的时刻到了,礼仪之邦?还是鄙夷之邦?你准备好了吗?

热“让座”,冷思考

高二(10)班 李金忞

近年来,“年轻人该不该让座”又掀起社会舆论大波。报纸上频出年轻人不让座遭暴打之类的新闻,“让座与不让座”的针锋评论也不绝如缕。就像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社会问题一样,让座风波不单单反映现代人的心理,更是对中华美德的一种冲击。什么是中华美德,他就一定得是年轻的孝敬老人,事无巨细的听从老人,而老人们只是这些行为的受益者吗?热让座冷思考就此展开。

首先,年轻人不让座的行为应该批评。中华美德自古传承下来,有一个部分是尊老爱幼,当我们看见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公交车上时,怎能不让座?我们年轻的一代应担负起社会的责任,将美德传承下来,而尊重老人是我们该做的,让座冲这个角度上来讲也理所应当。但是,报纸上出现“女孩不让座遭老人暴打”的新闻又该如何解释?

且不说女孩在言语方面上的不当,老人暴打女孩的行为也大失妥当。从这件事来说,老人给我的慈祥和蔼的形象有所动摇。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也应是我们必备的品质之一,而这位老人所反映出的,却是现代都市居民急躁,冲动的心理。尊重与理解是相互的,更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在要求年轻人做到尊老爱幼,尊重他人时,是否以身作则,将尊重与理解的接力棒交给他们,这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再说郑州老人走上街头发出“给年轻人让座”的倡议一事。这些老人的行为虽不是惊天动地,但他传播给我们的是一种微力量,一种正能量。并不是仅仅停留于给年轻人让座这一事,而是呼吁社会百姓能够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多为对方想想,这样才能让某些不良的行为得到抑制。

多一些理解,也许他人并非是故意做出让你不愉快的事;多一些宽容,也许他人只是不小心做错了什么;多一些尊重,也许你不会再那么冲动。这就是热“让座”让我们拥有的冷思考。愿天下人都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与尊重的心态,世间才会少一些不愉快!

你让,理让,礼让

高二(9)班 林凯

今日,某高校一大二学生在公交车上为一位老人当“人肉靠垫”的图片在网络上热传。有消息称,这名男孩在老人上车后主动让座给他,半路上老人睡着倒在男孩身上,男孩并未离开,而是主动靠近给老人当“人肉靠垫”,直到老人醒来„„

男孩的事迹流传开来,至今许多人为之点赞。他让出了实实在在的“理让之座”,尽管他一路站着,还当起了“靠垫”。但他收获的是无形的“礼让之座”。

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然而近些年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符号。

“中国式过马路”曾一度引起热议。“只要凑足一拨人,不管红灯绿灯直接横行马路。”这一事件集中反映了民众素质低下,“礼让”的匮乏已从人与人之间上升到人没给车“让路”这一层面,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古有孔融让梨之佳话,而今我们却吝于给车“让路”。岂不是笑话?

綦江公交车上的那位老人,在得到他人让座后,回赠给让座人的红包及卡片上的话,带给让座人的是精神上的慰藉,这一举动有利于“让座”这一美德充分在社会涌流。另一方面,郑州公交车的那位老人,用暴力这一不合法手段去维护正当权益,不正是不理智的体现吗?年轻人不让座固然有错,但更需要的是理其让,然后才能获得别人的礼让。

还记得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里有这样一个场景:公交车上人们蜂拥相聚,大家都互相抱怨太拥挤,一位老人就站了出来说了一句令在场人无语以对的话:“心放宽,就不挤了。”

的确,礼让源于我们将自己的心放宽,让座本就一件小事,但它却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众多“不礼让”的小事汇聚起来也便成为了不文明的代名词。如果我们不反思自我,那么这些“文明颠倒”的现象势必威胁社会文明阶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让座,让出的是有形的“理让之座”,得到的是无形的“礼让之座”。而这一无形之座必将是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宝座。

留一份美德在身边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gaozhong/gezw/227449.html

作文素材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新ICP备18000016号-1

Powered By 作文素材网版权所有